健康美食 
首页 > 健康美食 > 浏览文章

六月, 这些健康谣言你中招了吗?|谣言

(编辑:ng 日期: 2025/1/22 浏览:3 次 )

  塑料大米、面条里掺胶、虾头里有寄生虫、国产食盐中的添加剂堪比砒霜、雷达无法测量的特大狂风暴雨来袭……在刚刚过去的6月,伴随炎热天气而来的还有这些真真假假的谣言,让人着急上火。然而事实究竟是怎样的?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六月, 这些健康谣言你中招了吗?|谣言六月, 这些健康谣言你中招了吗?

  特大狂风暴雨 雷达无法测量(错)

  雷达反射率不存在 “无法测量”的情况(对)

  谣言:网传6月22日中午到夜间,北京将有特大暴雨、极大的狂风和强烈雷电,强度甚至超出雷达回波测量上限。更有甚者,称这次暴雨为6年来最强暴雨。

  真相:对于“雷达回波无法测量”的说法,中央气象台首席 预报员方翀指出,谣言中的所谓“雷达回波”,应该是指气象监测中常用的雷达回波图,一般会为不同雷达反射率的区域标出不同的颜色,反射率越高的地方降雨的 可能性和雨量就越大。雷达回波图中反射率最高是紫色,它出现时表示该地区云层中对流活动特别强,或者云层中水滴密度特别大,这种情况很少见。雷达反射率不 存在什么“无法测量”的情况。更重要的是,雷达回波图基本就是对降雨情况的“现场直播”,气象部门不太可能依据雷达回波图得出几天后的降雨情况。而且北京 处于中纬度地带,风力和雨量都不是最大的地带,不管是雷达或者自动观测站,都很难超过测量上限。

  另外这次暴雨虽大,但却没有网络谣言所说的那么吓人。据 北京市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6月21日12时至23日19时,北京市普降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北京市平均降雨量79.2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怀柔九渡 河(194毫米)。根本没有达到谣言所传的“6年来最强暴雨”的地步。

  面条里 有胶不能吃(错)

  所谓的“胶” 其实是面筋(对)

  谣言:一位女性消费者向观众展示,一把泡了一上午的面条,手一捏,搓一搓,就形成了一块像“口香糖”一样的东西,无法溶解,十分有弹性。为此,这位消费者断言,“这面条里肯定有胶”。

  真相: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 授范志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她小时候就掌握了用面粉做“泡泡糖”的技巧。彼时,物资匮乏,泡泡糖成了“奢侈品”。为了能吹泡泡,她就拿一块面团放在水里 洗,从而得到一块类似“泡泡糖”的弹性物质,其实这个弹性物质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面筋。

  范志红说,小麦蛋白质包括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球蛋白等。其中谷蛋白和醇溶蛋白不溶于水,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面筋蛋白。面筋蛋白中有大量二硫键互相交联,使它不会轻易分散于水。

  那么,面条里是否可能加“胶”呢?范志红指出, 为了让面条筋道,面条里可以添加“沙蒿胶”等天然植物胶,这是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允许添加的,在标准限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此外,面条制作时常 常加入氯化钠(食盐)、碳酸钠(纯碱),都是为了让面条中的面筋蛋白网络增强,口感更筋道,这是各国法规所许可的。

  虾头白线 是寄生虫(错)

  白线为公虾生殖腺,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对)

  谣言:一个有关虾感染寄生虫的小视频最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一人剪开虾头后,用牙签挑出两条细长的白线,视频制作者声称这是虾的寄生虫肝吸虫,并告诫广大网友以后少吃虾。

  真相:据有关专家介绍,视频里,虾头的白线并不是寄生虫,而是公虾的生殖腺——输精管,未成熟的输精管无色透明,成熟的公虾为乳白色。虾的生殖腺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完全可以食用。

  视频声称这类寄生虫叫肝吸虫,但专家指出肝吸虫在鱼虾肉里寄生时,肉眼根本看不到,需要借助显微镜才可看到。活的鱼虾确实可能含有肝吸虫、肺吸虫、圆管吸虫等寄生虫,但是不可能个个都有。淡水鱼虾感染肝吸虫的概率相对较高,海水鱼虾感染概率较低。

  此外,虽然鱼虾里可能有寄生虫,但经过充分加热后,各种寄生虫会被完全杀死,公众可以放心食用。不过,对于很多人认为在食用生鱼或生虾时,用醋和芥末就可以杀死寄生虫的观点,专家指出,并不足取,纯粹是心理安慰。

  国产食盐 “添加剂”堪比砒霜(错)

  亚铁氰化钾 是合法食品添加剂(对)

  谣言:近日,网上疯传一篇文章称,国产食盐里面有种可怕的添加剂——亚铁氰化钾。食用盐遇高温有可能会使亚铁氰化钾分解成氰化钾这种剧毒物质,在10秒钟内能使人丧失意识,几分钟内可以毒死一个人。奥运会、世博会特供食盐及出口食盐均不含亚铁氰化钾。

  真相: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务委员钟凯指出,亚铁氰化钾作为食盐抗结剂,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国产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长期食用并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亚铁氰化钾是低毒物质,按照中国国家标准的规 定,食盐中的抗结剂亚铁氰化钾含量不得超过每公斤10毫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粮农组织专家委员会的评估数据,亚铁氰化钾要造成人健康上的负面效应, 至少成年人每天要摄入1.5毫克。如果按照我们国家的标准规定的这个量来推算的话,相当于人每天要吃150克左右的食盐,而正常人一天吃的食盐达到20克 的话,就已经非常咸了。

  那么,食用盐遇高温有可能会使亚铁氰化钾分解成 氰化钾吗?钟凯告诉记者,氰化钾确实是一种剧毒物质,但是它和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完全不同。亚铁氰化钾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会释放这种有毒的氰化物。如果 要分解它,需要在400摄氏度下完成。而平时我们在家里做饭时,到200摄氏度时,菜就已经要烧焦了。

  钟凯还指出,亚铁氰化钾用作添加剂,不仅在中国适用,在美国、欧盟、日本等一些国家也是符合规定和标准的。即使食盐中亚铁氰化钾在高温的状态下,真的分解出了氰化钾,想要达到让一个成年人中毒的剂量,大概需要一次性吃几十公斤的盐。

  塑料大米 能以假乱真(错)

  “塑料米” 其实比大米还贵(对)

  谣言:一则“塑料大米”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一个个塑料袋放进机器,经过熔解、拉丝、切割等工序,一颗颗像米一样的东西生产出来。视频配文称,这就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

  真相:“塑料大米这个谣言好几年前就开始流传 了,稍微有点常识就能识破。”范志红说, 塑料制品与普通大米极易识别,拿手一掂就不一样,大米比塑料要沉;同样泡在水里,个别质量不好的大米可能会出现漂浮现象,但通常情况下大米会沉下去,而塑 料肯定会浮起来。更不用说蒸煮后,大米吸水会膨胀,两者口感完全不一样了。

  一位在塑料行业工作多年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视频中其实是塑料行业再平常不过的塑料造粒过程。工厂把回收来的塑料放入塑料造粒机,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这些颗粒是再次制作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原料。之所以要做成颗粒状,是为了便于进行储存、运输。

  王先生还说,这类再生塑料颗粒的均价为每千克10元左右,而普通大米每千克5元左右。商家怎么可能会用相当于普通大米两倍价格的塑料颗粒来冒充大米呢?(记者 姜靖)

上一篇:这样吃黑木耳清肠道|木耳
下一篇:夏季别错过六种最佳食物|头晕|食物